英國二手樓市場龐大,皆因英國保留了非常多的獨立房屋,這些房屋不少都有幾十年歷史,從外觀上看有種古風的味道,亦有歷史的痕跡,對於住慣了就如溫室的新式玻璃大廈的香港人來說,可說別有一番風味,或許對某類香港人來說(例如文青)有另一種吸引力。
亦因為這樣,英國物業市場與香港樓市有些不同,香港的業主、買家、租客以至審批按揭的銀行及相關的政府政策,全部都極為重視「樓齡」這個因素,並且樓齡是愈高就愈不理想的。樓齡高的樓被視為殘破、日久失修的同義詞,問津的買家會較少,保值及升值能力較低,而銀行最高批出的按揭成數亦會較低。

至於英國物業市場,新建成的豪宅當然可以賣得好價錢,但因為英國遍地都是二手獨立屋,英國人不會因為二手樓的樓齡高就認為它們的價值較低。不過要留意的是,樓齡較高始終意味著物業的結構及設施較舊,或許真的會有日久失修的問題,買家或租客在視察物業時,要懂得觀察物業的外牆、水電及暖氣供應等項目,要確保物業雖舊但有得到很好的保養,才住得安心。遇到心儀但有缺陷的物業,可以嘗試跟業主商量,看看能夠由對方支付維修的費用。
Buy to let 英國很多人會提及,香港的買家大概亦都知道它的意思,其實很簡單,就是為了放租目的而買入物業,即買家自己不會入住該物業。Buy to let 買家可以向銀行申請按揭以支付樓價,但最高的按揭成數會比 buy to live(為了入住目的而買樓)低,不過申請程序較簡單,而且審批會較寬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