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健康相關的討論中,男性經常被認為是「不太在意自己健康」的一群人。無論是年輕時忙於工作,還是中年後才意識到視力逐漸衰退,多數男性總傾向把健康問題放在次要位置。然而,眼科裡有一種看似少見但實際上非常危險的疾病——視網膜脫落,對男性來說同樣不能忽視。如果不及時就醫或忽略症狀,可能會導致永久失明。最近的研究也顯示,男性在接受治療的機會雖然較高,但術後需要再次手術的風險卻比女性高,值得特別留意。

為何男性容易忽略視網膜健康?

視網膜位於眼球最內層,主要負責把光線轉化為神經信號,然後送到大腦。如果視網膜有裂縫或脫落,視力就會受到影響。很多人初期可能只會感覺到視野中有漂浮物、閃光或短暫的視力模糊,男性往往會把這些症狀當成小毛病,並不在意。部分男性生活作息也比較勞累,經常使用電子產品,或從事高強度運動、重體力勞動而導致眼球受撞擊,這些都增加了視網膜脫落的風險。

深度近視的男性同樣屬於高風險族群。由於眼軸較長,視網膜變薄,脫落的可能性也會增加。另外,如果有家族病史或曾經受過眼外傷,脫落的風險會更高。可惜的是,很多男性因為工作忙碌或覺得「身體應該沒問題」,常常忽略定期眼科檢查的重要性。這樣的疏忽,讓一些人直到病情嚴重才去就醫。

man in black and white checkered dress shirt drinking from brown and white ceramic mug

早一步行動,少一分遺憾

如果你發現視網膜脫落的徵兆,比如視野裡突然冒出很多漂浮物(常被叫做「黑影」或飛蚊)、有閃光感、視力變得模糊、視野有缺損,或者視力突然下降,那就要趕快去看醫生。根據臨床經驗和研究,越早發現和治療,保住視力的機率會更高。

如果確定是視網膜脫落,治療方式多種多樣,包括激光封孔、鞏膜扣壓、玻璃體切除術與氣體填充術等。醫師會依據脫落範圍、玻璃體狀況及個人生活需求量身訂做方案,以期在最短時間內修補脫落區域,減少視細胞受損的風險。

男性與手術:機會較高,風險亦然

根據一項美國的大型保險數據庫研究,男性在視網膜脫的機會上普遍高於女性,但男性更常接受如玻璃體切除術(pars plana vitrectomy)等較複雜的介入方式,並且再手術率相對女性更高。這可能是因為男性通常在病情較嚴重的時候才會發現視網膜脫落,加上他們的日常活動量較大,視網膜的破洞或病灶範圍也會更大,這樣就增加了手術的風險,後續的恢復也會變得更加困難。

另外,男性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比較大,術後常常會忽略追蹤檢查或改變生活習慣,這樣會無形中提高併發症和再次手術的機會。專家建議,不管做了什麼手術,定期回診和遵循醫囑休息,對於確保手術效果和降低併發症風險都很關鍵。

man holding corded game controller

提早預防 讓健康融入日常

與其等到視網膜脫落後才慌忙應對,男性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養成「護眼」的習慣。定期的眼睛檢查香港是必要的,還可以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來加強護眼:

  1. 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:避免長時間盯著螢幕,每隔一段時間就閉眼或遠眺休息。
  2. 適度護眼運動:適度眨眼、按摩眼周,有助於減緩疲勞。
  3. 均衡飲食:攝取維生素C、E與Omega-3脂肪酸,可減少視網膜退化的風險。
  4. 留意運動安全:若從事激烈運動或高風險活動,建議配戴護目鏡或適當保護裝備,以免眼部受到撞擊。

為自己的眼睛做些投資

對於男性來說,視網膜的健康絕對不能掉以輕心!從早期的警示到手術治療,每一個步驟都關乎未來的視力。如果能養成定期檢查和改善生活方式的習慣,視網膜脫落的風險會大大降低。而且,手術後也要定期回診和做好護眼,這樣才能確保效果,避免再次受傷。

誰都不想在壯年時候面對失明的威脅。既然男性常常願意為事業和家庭付出,那麼為自己的眼睛投資又何妨?提前行動、保持警覺,一旦發現任何異常,馬上去看醫生,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。畢竟,視力一旦喪失,就很難再恢復,而我們的生活中還有無數美麗的風景等著我們去欣賞。